关于全球大国之间的角力,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目光聚焦在太平洋的两岸,觉得这棋盘上主要的棋手就是中国和美国。但几年前,英国一位叫西蒙·埃文尼特的学者就提出了一个有点刺耳的看法,他说,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里,最后损失最惨重的,可能既不是华盛顿,也不是北京,反而是看似置身事外的欧洲。当时这话没引起太多波澜,可现在回头看,简直就像是提前写好的剧本,欧洲似乎真的在一步步滑向那个最尴尬的位置。
咱们聊聊这事儿,你会发现,欧洲的处境,真的挺拧巴的。它就像一个家底殷实的大家族,但家里兄弟太多,各有各的小算盘。平时风平浪静还好,大家一起做生意赚钱,你好我好。可一旦外面狂风暴雨,需要全家上下拧成一股绳的时候,谁先出力、谁多担待、谁的利益要放一放,这些问题立马就摆上了台面。这种内部的牵制,让欧盟在面对外部冲击时,反应总是慢半拍,力道也使不到一块儿去。
【image-欧盟委员会总部贝尔莱蒙大楼]
就拿那场东欧的冲突来说吧,它就像一记重拳,结结实实地打在了欧盟的能源命脉上。过去几十年,欧洲的工业机器,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俄罗斯那边输送过来的廉价天然气和石油在运转。冲突一爆发,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,欧盟不得不硬着头皮跟自己的主要能源供应商翻脸。这个决定带来的后果是立竿见影的,能源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,直接点燃了整个欧洲的通货膨胀。德国那些世界闻名的化工厂,因为原料成本翻倍,不得不减产甚至停工,整个制造业的根基都开始动摇。
这还只是个开始。当欧洲企业因为高昂的能源成本叫苦不迭的时候,大洋彼岸的“老大哥”美国,却笑眯眯地递过来一根“胡萝卜”,只不过这根胡萝卜外面裹着一层毒药。美国搞了个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听名字挺好听,好像是帮大家降通胀的,可仔细一看内容,里面全是给美国本土企业的巨额补贴,特别是电动车、新能源这些未来的关键产业。这法案明摆着就是在挖欧洲的墙角,它对欧洲企业说:别在你们那儿待着了,电又贵,市场又不景气,快把工厂和资金都搬到我这儿来吧,我给你们发钱!
【image-美国总统拜登签署《通胀削减法案》]
面对美国这种毫不掩饰的“阳谋”,欧洲显得手足无措。一方面,它在安全上严重依赖美国,不敢公开撕破脸;另一方面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高端制造业被一点点地吸走,心里又在滴血。这种两难的境地,让欧盟的对策显得非常混乱。它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跟美国叫板,反而把一部分火气撒向了另一个方向——中国。于是我们看到,欧盟开始挥舞起关税大棒,对中国的电动汽车搞起了所谓的反补贴调查。
【image-比亚迪电动汽车在欧洲港口]
这种做法,说白了有点像是在病急乱投医。欧洲的根本问题在于能源成本飙升和产业外流,这是美国一手造成的。可它不敢去碰这个根本矛盾,反而试图通过打压中国产品来保护自己那点可怜的本土市场。结果呢?不但没能真正解决问题,反而进一步推高了自己民众的生活成本,还把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给得罪了。中国的新能源车物美价廉,本来可以帮助欧洲更快地实现绿色转型,缓解民众的通胀压力,现在这条路也被堵上了一半。这种操作,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又捅了一刀。
所以你看,欧洲的困局就这么形成了。它被夹在中间,两头受气。往西看,美国一边高价卖给它天然气,赚得盆满钵满,一边用补贴政策釜底抽薪,掏空它的工业基础。往东看,它又主动挑起贸易争端,破坏了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合作关系。它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跳舞的人,两边都是万丈深渊,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。内部呢,德国想保住自己的汽车产业,法国想保护本土市场,匈牙利关心能源供应,大家各唱各的调,根本形不成合力。
【image-德国重启的煤炭发电厂]
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,看着这些新闻,心里其实挺复杂的。一方面,我觉得国际竞争就是这么残酷,落后或者决策失误,就要挨打。但另一方面,我又觉得欧洲走到今天这一步,挺可惜的。它曾经是世界文明的中心,有深厚的工业底蕴和文化积累,本可以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成为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一极。可现在,它却因为战略上的迷失和内部的分裂,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的独立性,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,甚至是牺牲品。
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是,欧洲似乎还没有意识到,它真正的对手或者说挑战,并非来自遥远的东方,而是来自那个一直对它笑脸相迎、口口声声喊着“盟友”的伙伴。当你的“盟友”在你最虚弱的时候,想的不是如何拉你一把,而是如何从你身上吸更多的血时,这样的“盟友”关系,难道不值得重新审视吗?当一个曾经强大的经济体,连自己的能源安全、产业未来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时,它的未来又在哪里呢?
【image-法国农民拖拉机抗议]
这种局面,真的应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: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。它的不幸在于地缘位置和历史包袱,让它深陷泥潭;而它的不争,则在于面对挑战时,缺乏远见、决心和团结一致的勇气。当然,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,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怎么想的?你觉得,欧洲还有机会摆脱这个困局,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吗?还是说,它真的会像那位英国学者预言的那样,成为这场世纪博弈中,那个最令人惋惜的输家?
参考文献:
Evenett, S. (2023). Jaw-Jaw Not War-War: Charting A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Cooperation. Global Trade Alert, CEPR Press.
McWilliams, B., Sgaravatti, G., Tagliapietra, S., & Zachmann, G. (2023). The European Union is ready for the 2023-24 winter. Bruegel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
洪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