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本文前,诚挚邀请您点击“关注”按钮,便于我们今后持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优质内容,同时也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。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不竭动力!
文|李庭乐
编辑|t
1938年3月,日军矶谷师团在缺乏有效支援且兵力分散的情况下,仍然不顾一切孤军深入我军腹地。他们一度取得局部胜利,甚至扬言要铸造“日军不可战胜”的神话。然而,骄兵必败,这支自视甚高的部队最终在台儿庄遭遇了彻底的溃败,丢盔弃甲,惨遭重创。
在台儿庄战役爆发之前,日军几乎未尝败绩,因此他们的进攻策略一直是首选。日军在发动攻击时表现极为凶猛,经常凭借顽强的战斗力以少胜多。矶谷师团,作为日本第十师团,被誉为日本陆军现代化师团的典范,但正是这样一支部队,在台儿庄遭遇了惨痛的失败。中国军队究竟是如何应对这支日军甲种兵团的?这还得从日军向徐州南下的行动说起。
1937年底,日军已占据华北平原上多个重要交通枢纽,同时南京和上海等江南重要城市也相继沦陷。为了实现南北战区的联通,日军决定合围江苏与山东两省。日军13师团沿津浦铁路一路北上,第9师团则退守淮河一带。
当时,徐州防线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主掌,麾下兵力超过60万人。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共计约24万人参战。面对日军由南向北的步步紧逼,李宗仁派遣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和于学忠的第51军迎敌阻击,随后又派张自忠的第59军驰援,经过艰苦鏖战,成功遏制了日军的进攻势头。
展开剩余83%而在南线战事激烈的同时,北方却出现了严重危机。日军华北方面军攻入山东后,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带领10万军队选择投降,几乎将半个山东拱手让给敌人。这一消息让李宗仁震惊不已,毕竟国军尽管单兵素质不及敌军,但10万大军的失守实在难以接受。
日军沿线一路从济南挺进至鲁苏交界地带,北方压力骤增。而矶谷师团正是这支日军部队的重要一环,他们从济南出发,一路推进至兖州,逐渐逼近徐州。
日军华北方面军采用双路夹击战术:西路由矶谷师团从济南南下,沿西侧方向接近徐州;东路由板垣师团从潍坊出发,穿过日照和临沂进入江苏,企图与矶谷师团会师合围我军。
对此,李宗仁调遣第22集团军驻守邹县,阻截矶谷师团前进的必经之路;庞炳勋的第3集团军则坚守临沂,牵制日军多个方向的进攻,随时准备支援东西线的阻敌部队。
然而,板垣师团推进迅速,很快就逼近了临沂。尽管日军兵力并不占优,但其凶猛的攻击让庞炳勋的部队一时难以招架。关键时刻,张自忠的第59军从淮河线迅速北上增援,成功遏制了板垣师团的攻势,坚守住了临沂阵地,迫使板垣师团仓皇撤退。
板垣师团遭受挫败后,日军的两路进攻仅剩矶谷师团孤军奋战。理论上讲,矶谷师团此时应当撤退,因为淮河一线的日军推进已停滞,而“战友”板垣师团也已溃退,单凭一师团挑战整个战区极具冒险色彩。
但令人意外的是,矶谷师团竟然敢继续前进。
滕县距徐州仅百余公里,且是铁路要冲,想要攻占徐州,必须先拿下滕县。矶谷师团派遣濑谷启旅团约1.5万人,分两路发起进攻:一路正面攻城,一路向南阻击我军增援部队。
守军为川军八个团,约两万人,装备远逊于日军,甚至仍使用土枪土炮。尽管川军士气顽强,战斗意志坚定,但因缺乏重型武器,在日军重炮和飞机的猛烈轰炸下,防守显得力不从心。
日军猛烈轰炸滕县,空袭和炮击接连不断,城内外火光冲天。川军不得不由外城退守至内城,最终仍无法阻挡日军的攻势,滕县被攻陷。
此次滕县保卫战,日军伤亡约1500人,我军阵亡约3000人。日军取得胜利后趾高气扬,计划继续突进。尽管板垣师团败北,矶谷师团依然坚信凭借自身实力能够攻下徐州。
滕县战役后,矶谷师团集结四万余人向徐州发起进攻。负责进攻台儿庄的,正是刚刚完成滕县战斗的濑谷启旅团第63联队。虽然只是一个联队,但其背后有强大火炮支援,战役初期给我军制造了极大麻烦。
矶谷师团自济南起一路顺风顺水,尽管滕县之战激烈,却最终被他们攻克,因此他们对台儿庄并未有太大顾虑,甚至已做好占领徐州的全面计划,只待该联队攻下台儿庄,为主力部队开路。
3月24日,日军对台儿庄及周边地区发动大规模轰炸,数吨炸药倾泻而下,台儿庄保卫战正式拉开帷幕。轰炸结束后,日军迅速发动攻势,直扑台儿庄北门。
西北军多次击退日军进攻,城北战斗激烈,甚至发展成白刃战,国军将士挥舞大刀冲锋,斩杀敌军数百。可惜随着日军火炮支援到位,再强的肉身也难抵炮火摧残。坚守三天后,台儿庄城破,日军占领城内。
台儿庄外围,汤恩伯军团神出鬼没,多次阻击日军援军,令矶谷师团陷入困境。虽然日军在外围可使用重型武器,但一旦进入城内,就得面对中国军队手持大刀的血肉之躯。
在台儿庄北刘家湖村的日军炮兵阵地,91旅183团3营营长率部持刀突入,杀得敌军溃不成军,迫使日军弃炮撤退。尽管日军控制了北门和东门,却迟迟未能全线突破,城内战斗异常激烈。
到了4月3日,台儿庄大半被日军占领,池峰城31师8000余人伤亡惨重,仅剩1400人,但孙连仲依然坚决不撤退。此时日军已疲惫不堪,汤恩伯迅速调动中央军赶赴台儿庄,合围日军,曾经嚣张一时的濑谷启旅团遭遇溃败。
妄想一旅团能攻占台儿庄的矶谷廉介急忙下令濑谷启旅团撤退。此时四面环敌,撤退过程异常艰难,曾经勇猛的进攻如今变得狼狈不堪。
台儿庄战役中,我军阵亡五万余人,日军伤亡约一万人。中国军队以沉重代价,彰显了顽强抗战的决心,取得了这场艰难而关键的胜利,向世界证明日军绝非不可战胜,中国军队同样有能力赢得胜利,抗战必将最终胜利!
中国共产党网.血战台儿庄.[OL].2015.06.25.
新华网.台儿庄,红血洗过的战场.[OL].2018.12.19.
大众日报.滇军台儿庄抗战往事之二 禹王山大战歼敌一万多.[OL].2018.12.19.
发布于:天津市洪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